沙东落子·笛子调·大乐戏

其他 2024-03-14 07:54:42

  在河北省30多个地方剧种中,有一些稀特小剧种。所谓“稀特”,是指稀有而特色独具,一般流布地域也小,如怀安县软秧歌、固安县官庄诗赋弦、磁县怀调、肃宁县武术戏、临漳县西狄邱落子和沙东落子、元氏县乐乐腔、临城县南调、曲周县柳子腔、赤城县马棚子戏、青县青剧、廊坊市小车调、定州市西丁村东路娃娃调、灵寿县砂子洞清秧歌、安平县河西调、深州市北午村笛子调、肥乡县(今肥乡区)大乐戏等,绝大部分都列入了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这里介绍三个。

  “三天不喝汤,也要听听落子腔。”(落读“涝”音)这是流传在河北省漳河一带的民谚。民谚中所说的“落子腔”,指的就是沙东落子和西狄邱落子。从这句民谚中可见这个剧种在民间的深厚基础。

  沙东落子戏发源于河北省漳河一带,因其地处太行山以东的临漳县漳河沙地而得名,故亦称“漳河落子”“临漳落子”,是以地名取剧种名的剧种。沙东落子已有近200年的历史。

  起初,沙东落子只是民间艺人卖唱的曲调,尚构不成剧种。艺人卖唱时只是干唱,不用琴弦和锣鼓,仅手持两块竹板击打节拍,后来才增加了弦索,表演者自拉自唱。随着艺术的发展和群众欣赏水平的提高,艺人们不再满足坐地摊自拉自唱的演唱形式,开始穿上简单的戏装,并在面部化妆,有了“戏”的雏形。在长期的演艺活动中,民间艺人又吸收了山西上党梆子的曲调,逐渐形成一个独特的剧种。因是小剧种,开始时影响不大,只演些独角戏(一人上场)和“对儿戏”(二人上场),后经逐步发展,行当趋于齐全,遂开始上演比较大一些的传统戏和现代戏。

  沙东落子的服装、道具、乐队和唱腔板式、调式以及上演的剧目,与武安落子很接近。它的语言通俗而诙谐,乡土气息很浓,深受农村妇女、儿童的欢迎。这个剧种的演出活动,多年来一直为民间业余性质,新中国成立后才有了专业剧团。而在新中国成立前,临漳县就建有狄邱落子剧团,曾配合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,演出过《王贵与李香香》《白毛女》《血泪仇》等现代戏,产生过广泛影响。2007年,临漳县西狄邱落子列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
  虽然沙东落子是河北省临漳一带的一个小剧种,但其流布范围很广,当年,除河北省的邯郸、邢台、石家庄等地外,河南省的安阳、汤阴、芒县、伏阳、清丰等市、县以及山西省的长治、临汾等地也有该剧种流传。

  至20世纪60年代初,临漳县的落子专业剧团解体,此后只有季节性的业余演出活动。

  你听说过“笛子调”这个剧种吗?恐怕许多观众没有听说过;即便是听说过,也不一定看过“笛子调”的演出。然而,“笛子调”的的确确是河北省的地方剧种之一。有些观众可能还记得,1979年河北省举办全省群众业余文艺汇演,深县(今深州市)北午村笛子调业余剧团还曾代表衡水地区参加了演出,受到好评。

  顾名思义,“笛子调”的主奏乐器是笛子,其他乐器次之。这是该剧种的主要特点之一。

  “笛子调”产生于河北省深县(今深州市)北午村,时在明代正德年间(1506-1521年),随后流传到深州、饶阳、武强等县(市)一带农村。

  据传,当年江南有一位教书先生到饶阳县课徒,余暇时常哼唱江南的丝竹小曲,这种小曲被一名长工学会。此后,这个长工便结合饶阳县的语言音调,演唱发展,逐渐形成了颇具地方特色的唱腔,成为一个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的地方剧种。剧种形成后,很快在周围乡村传唱开来。但是,由于演唱这个曲调的多为当地农民,又是农闲时节演唱,故而发展缓慢,流传也不广。

  新中国成立后,河北省各级文化部门挖掘整理民族艺术,发现、保留了“笛子调”这个剧种,并给予大力扶持。1952年,河北省文化事业管理局(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前身)曾要求深县(今深州市)人民政府建立笛子调半职业性表演团体,使笛子调得以进一步发展。此后,在深县、饶阳、武强一带农村,多有笛子调业余剧团进行季节性演出。有了这个基础,1979年深县北午村的笛子调业余剧团才得以在全省业余文艺汇演中亮相。

  笛子调虽形成于河北省深州,但因是江南教书先生传过来的,故而其曲调具有浓郁的江南丝竹韵味。笛子调这个剧种除主奏乐器笛子外,还有我国传统的笙、管、箫等竹管乐器,并配之以一些丝弦乐器,听起来悠扬悦耳,柔和优美。“笛子调”剧种虽小,但能演大、小不同剧目,尤以演传统的连台本戏《西游记》故事见长。其他擅演剧目如《流沙河》《通天河》《无底洞》《十大难》《天仙配》《打柴》《金瓶梅》《蜈蚣岭》等。小小笛子调能演出这些文武大戏,可见功夫不凡。

  大乐戏与河北省其他稀特剧种相比,更为稀特,致使许多观众不知河北省有此剧种。然而,大乐戏的确是很有特色的地方剧种,只是今日芳踪难寻。

  大乐戏也称作“大笛子戏”,由于其活动范围小,有名的艺人又少,所以观众对它较陌生。至于它的形成年代,更无从考定。据传,河北省肥乡县(今邯郸市肥乡区)大靳村早在清代末年便组建过大乐戏科班,进行业余演出。这是目前据知最早的大乐戏戏班。至20世纪三四十年代,大乐戏影响扩大,艺人增多,并从肥乡县传至山东省的范县和河南省的南乐县一带。1962年前后,范县和南乐县的艺人,合班参加山东省戏曲汇演,随后建立了第一个大乐戏专业剧团——山东省聊城地区大乐戏剧团。令人遗憾的是,这个剧团没有几年的时间便解体。1982年,肥乡县大靳村又组织起业余大乐戏剧团,因后继乏人等原因,不久便停止了演出活动。

  大乐戏的演唱风格很独特。它的唱词格律固定,字句有定数;唱腔不分生旦角色都用同一个调门儿,仅有高八度、低八度之分。嗓音皆用真嗓。别看大乐戏是个小剧种,其剧目却多为大型,题材主要取自唐、宋宫廷生活,间演少量反映普通百姓生活的剧目。它的主要伴奏乐器有唢呐、笙、笛及部分弦乐、弹拨乐器。

  大乐戏自诞生以来,因其词曲格律局限性较大,其他剧种的剧目难以引入。再加之艺人文化水平低,缺乏创新意识,致使该剧种出现衰亡绝种的危险。现在,虽然存留80多个剧目,因不能演出,只能供案头研究使用。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,肥乡县大靳村大乐戏老艺人曾向文化主管部门和社会呼吁,要求抢救、保留并发展这个剧种。(王德彰)